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發展生態綠色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業技術是十大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之一。綱要指出,以實現種業自主為核心,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突破人多地少水缺的瓶頸約束,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種業是現代農業技術創新的核心,綱要中的許多要點對種業創新都有重要指導意義,小編一一摘錄,搞懂才能玩轉未來種業圈。
1 創新不僅是科技創新
創新驅動就是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文化創新相結合,推動發展方式向依靠持續的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升轉變,促進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精細、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體制機制創新要調整一切不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生產關系,統籌推進科技、經濟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
改進創新治理,進一步明確政府和市場分工,構建統籌配置創新資源的機制;完善激勵創新的政策體系、保護創新的法律制度,構建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2 創新要推動六大轉變
六大轉變就是發展方式從以規模擴張為主導的粗放式增長向以質量效益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發展要素從傳統要素主導發展向創新要素主導發展轉變;產業分工從價值鏈中低端向價值鏈中高端轉變;創新能力從“跟蹤、并行、領跑”并存、“跟蹤”為主向“并行”、“領跑”為主轉變;資源配置從以研發環節為主向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統籌配置轉變;創新群體從以科技人員的小眾為主向小眾與大眾創新創業互動轉變。
3 以實現種業自主為核心
發展生態綠色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業技術,確保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實現種業自主為核心,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突破人多地少水缺的瓶頸約束,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系統加強動植物育種和高端農業裝備研發,大面積推廣糧食豐產、中低產田改造等技術,深入開展節水農業、循環農業、有機農業和生物肥料等技術研發,開發標準化、規?;默F代養殖技術,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推廣農業面源污染和重金屬污染防治的低成本技術和模式,發展全產業鏈食品安全保障技術、質量安全控制技術和安全溯源技術,建設安全環境、清潔生產、生態儲運全覆蓋的食品安全技術體系。推動農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向全鏈條增值和品牌化發展轉型。
4 種業電商是模式創新
發展支撐商業模式創新的現代服務技術,驅動經濟形態高級化。以新一代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技術基礎設施,拓展數字消費、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網絡教育等新興服務業,促進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融合。加快推進工業設計、文化創意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我國重點產業的創新設計能力。
5 生物育種是顛覆性技術
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不斷催生新產業、創造新就業。高度關注可能引起現有投資、人才、技術、產業、規則“歸零”的顛覆性技術,前瞻布局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發,力爭實現“彎道超車”。開發移動互聯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空天技術,推動增材制造裝備、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發展,重視基因組、干細胞、合成生物、再生醫學等技術對生命科學、生物育種、工業生物領域的深刻影響,開發氫能、燃料電池等新一代能源技術,發揮納米、石墨烯等技術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6 企業主體地位更加凸顯
培育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鼓勵行業領軍企業構建高水平研發機構,形成完善的研發組織體系,集聚高端創新人才。引導領軍企業聯合中小企業和科研單位系統布局創新鏈,提供產業技術創新整體解決方案。培育一批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引領重要產業發展的創新型企業,力爭有一批企業進入全球百強創新型企業。
發揮企業家在創新創業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導企業家精神,樹立創新光榮、創新致富的社會導向,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創新收益和財產權,培養造就一大批勇于創新、敢于冒險的創新型企業家,建設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職業經理人隊伍。
7 科研人員持股是趨勢
建設世界一流科研院所。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增強在基礎前沿和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中的骨干引領作用。健全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符合創新規律、體現領域特色、實施分類管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圍繞國家重大任務,有效整合優勢科研資源,建設綜合性、高水平的國際化科技創新基地,在若干優勢領域形成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世界級科學研究中心。
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創業人才激勵和吸引政策,推行科技成果處置收益和股權期權激勵制度,讓各類主體、不同崗位的創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得到合理回報。
8 金融服務科技創新
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國情、適合科技創業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模式。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拓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創新的功能,積極發展天使投資,壯大創業投資規模,運用互聯網金融支持創新。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轉化、中小企業創新、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基金的作用,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創新。
9 新品種保護意義深遠
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引導支持市場主體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以知識產權利益分享機制為紐帶,促進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增強全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強化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健全防止濫用知識產權的反壟斷審查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侵權國際調查和海外維權機制。
呵呵,我們種業早就動手干起來了。2011年的8號文,2012年的種業發展規劃,2013年109號文,從規劃現代種業發展,提出企業是創新主體,到開展種業權益比例改革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新品種保護作為新種子法的一章,再到事企脫鉤、科研人員分類持股,現代種業發展基金協同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投入種業等等。種業走的早,成果已經開始顯現。綱要的發布,充分證明了,咱們種業走的路子正!借助綱要發布的機會,期待民族種業創新力更足,以種業自主創新為核心推動現代農業早日實現!